參展單位 |
主題名稱 |
參展特色介紹 |
東光國小 |
小創意大發明 |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未來夢想的鑰匙則是發明、改革、科技和創造力。東光國小自2005年來不斷推動創意發明教育,培育出數百個富有創意的小小發明家,產出的作品更在國內外大大小小發明展中獲得肯定,甚至成立一間全國小學唯一的創意發明館,培訓小小解說員,供大家學習與觀摩。本次展覽,將展出東光學子優秀的創意發明作品,讓大家透過實地觀察與操作,貼近創意發明,明白「發明並不難,不過是來自一時的巧思與創意」的道理,希望透過這樣的展示,啟發更多人創意的思維,用獨特的點子來解決更多問題,改善人類的生活。 |
勝利國小 |
steam教育 |
以學科領域知識為基礎,發展STEAM教育,透過雷射切割、3D印表機、線鋸機、砂帶機等,發展數位建模(2D、3D)及數位控制等數位工具,培訓教師的自造能力,讓參與研習的教師能進而指導學生,讓學生的創意發想可以在真實世界呈現。 |
金竹國小 |
領略大傑顛、翻轉金竹里 |
以在地大傑顛社平埔為主題,融入金竹獨有之在地特色,鍊結在地豐富之平埔歷史文化與現有的產業,期帶動社區之成長與發展,並能達到培育學生為行銷在地之人才。以符應「小校教育翻轉在地,能透過教育的力量,能為社區產業文化的發展與提升,展現延伸的力量。」「竹林古道、遊學在地」--連結金竹平埔--大傑顛之歷史特色與現在產業,規劃為遊學地圖,述說一個個有故事的金竹景點。「傳統出發、生活學習」--聚焦在地傳統生活不可或缺及以往興盛的在地特色產業「竹子」,學習傳統生活智慧;學習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學習傳統中創新、翻轉、創造新價值。規劃一系列課程活動,結合創客教育,發揮動手做、動心想、動口說,以深化教育之成效,讓孩子從瞭解、走讀、分析、討論、實做、分享以及創新等。並藉由資訊科技之應用教學,及創客教育之做中學,契合教育潮流,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創造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建構一個融合社區文化、地方風貌以及學校條件的本位特色課程;帶動社區資訊應用與藝術創作氛圍,達到社區學校共榮共存的目的。 |
小林國小 |
深耕小林平埔,牽繫大武壠 |
小林國小位於楠梓仙溪流域,平埔「大武壠」部落中,小朋友從部落中學習耆老的智慧,傳承平埔文化,從「心」認識部落。「文化風土情」小朋友參與部落祭典,以孩子平均身高120公分的角度,探索、觀察,學習如何透過鏡頭記錄在地文史。「小林大自然」
孩子們將傳統植物復育在校園內,規劃系列遊學行程,豐富在地本土文化,透過解說,推廣在地。「小林藝能界」十字繡與竹編織是小林最傳統的工藝,孩子們從小學習,並且透過發想,以傳統工藝為基底,將傳統創新。「產銷薑黃酥」薑黃是小林早期的經濟作物之一,孩子們從種植開始,經由社區媽媽指導,結合在地產業,體驗薑黃酥的製作過程,產出一塊塊的幸福薑黃酥。 |
新發國小 |
新發幸福茶學園 |
新發國小結合社區產業並推展茶藝文化,以品茗茶藝培養學童沉靜、專注學習,在學校、社區、社會資源的互相配合下,期待能完成技藝與文化傳承,更重要的是能讓原鄉人留有一技之長與文化涵養。透過茶藝的展現,培養自己氣質、興趣和專長,展望未來。此項目標包括:1.因應現代飲食文化與習慣,推展飲茶藝術、融入品德生活行儀。2.結合六龜茶業發展,孕育茶藝往下紮根,激發自己根留家鄉的能力。3.透過小小解說員培訓,發展流利的文化、產業語言表達能力。4.製作簡報、海報、網頁等多元方式傳銷社區產業。 |
溪洲國小 |
大山溪洲邊---仙溪河畔 |
旗山溪洲自古即為交通要塞,自北而來的平埔族群,從南挺進的漳州閩南人士,自然構成多元的族群生活;而質樸的自然景觀,孕育豐盈的產業榮景,歷史的河,成就文化老物的積累,自然成為我們學習探究的底蘊。本次參展內容以溪洲的誕生為主題,我們將由代表溪洲吉祥物的「K啾」猴來向大家說明溪洲土地的生成、人族遷移的歷史,讓大家了解溪洲這怪土地的故事。 |
阿蓮國中 |
Go~Go~龜兔賽跑~ |
從小故事發想作品設計,利用簡單的機械原理與機電控制,設計製作出的小遊戲 |
前峰國中 |
生活節電創意通 |
生活中各項家電用品,透過小小的改變讓用電減少,達成綠環保節能愛家園,家用電器與照明設備經過現場檢測儀器了解該電器用電多少,再將器材改變達成節能的目的,另外不同的明照其發光原理及用電如何,經現場實際操作讓人了解不同的燈管及燈泡節能的效率如何,從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電器原理再進行改造電器流程,達到創意發想改變生活的目的,不管是照明或其他家電的節能運動,會讓低碳生活從自身中慢慢實現,綠能環保永續家園。 |
港埔國小 |
Young蔥原鄉情‧童心創藝趣 |
林園是台灣最早種植洋蔥的地區,約1950年代由日本人與林園農民引進栽植成功,逐漸成為林園的主要農產,至今已有67年歷史,林園堪稱是台灣洋蔥的原鄉。
本校長期致力於藝術與人文特色課程深耕,融入「繪畫」、「陶藝」、「版畫」、「大地工藝」、「書法」、「音樂」、「舞蹈」的元素,透過實作、鑑賞、演奏、律動等專業教師的指導、學校老師的協同教學,讓學校藝術與人文課程精緻多元化,並持續開拓與提昇孩子多元藝術、創意之鑑賞、創造能力。今年參展的是《洋蔥手抄紙~滑鼠墊》創客體驗活動,利用乾燥的洋蔥外皮加上廢紙張打成紙漿,透過孩子們的巧手發想出手作小夜燈、明信片、時鐘、杯墊、扇子、書籤、卡片及滑鼠墊等各式紙藝文創品,讓小小的一顆洋蔥能小兵立大功,從生活中實踐孩子們的環保行動力。另外還有3年級孩子發揮創客巧思,取材漂流木環保思維的「大地工藝~造型筆筒」創作及師生集體創作的《海洋風系列造型時鐘》作品,以及《彩印童年‧12生肖總動員》藏書票DIY,歡迎您一起來《印印樂~體驗版畫之美》及師生創作的版畫作品。在此邀請參觀藝術教育成果展的家長及小朋友們能一起來欣賞《Young蔥原鄉情‧童心創藝趣》各項創作。 |
加昌國小 |
戴爾的創學教室 |
由加昌國小成立的「戴爾的創學教室」,帶領學生運用數位科技,發揮數位傳播Xn無限大影響力,從「知」到「行」的實踐我們的創客夢!課程善用資訊,並以5s教學法為立基,(探索search、假設suppose、策略strategy、實作shape、反思self-reflection)逐步推進。利用APP雲端監控、大數據分析、社區調查與社區全景地圖提升孩子的視野。發揮Maker精神,運用資訊紀錄製作數位桌遊,發揮蝴蝶效應。結合數位的定向越野、桌遊分享傳承「環境正義」行動。由學校、家庭、社區並接軌國際(環境承諾書、創客皮件、LINE貼圖上架),擴散「環境正義」的行動! |
金山國小 |
淘寶金山 SUPER FUN |
金山國小轉化在地獨特的地質景觀、地方產業及人文歷史特色做為學習的素材,發展產業文化(芭樂、MAKER、土角厝童玩)與生態地質(攀樹、戶外教育)的校本課程,進而提出金山學農合作社的思維,發展金山特色遊學課程,將社區資源轉化為有效的學習,引導社區的產業創新加值。 |
旗山國小 |
創意旗蹟・夢想啟航 |
旗山國小「創意旗蹟・夢想啟航」以「做、用、想」為基本理念,旨在培養學生動手「做」、使「用」科技產品、及批判思考科技議題之「想」等能力。旗山國小以活化古蹟空間,融入古蹟素材及激發古蹟未來想像力為創意教育的核心概念,從3D名牌列印、中山堂3D立體拼圖、古蹟教室陶板拼圖、古蹟平板APP拼圖、古蹟紙模型體驗、繪馬掛彩繪、旗山景點微電影欣賞等創意旗蹟活動,讓親師生親身體驗創新、從力行中參與學習,一起於生命中帶著夢想啟航。 |
忠孝國小
(鹽埕區) |
布織BOOK布書衣 |
高雄市鹽埕區忠孝國民小學擁有布藝文創特色,是高雄市國小中唯一設置「布藝裁縫教室」的學校,擁有近30台縫紉機,在布藝課程中採一人一機實際操作教學。課程規劃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使用縫紉機,親自動手製作包袋等創意作品。本次參展使用精挑細選的厚棉布料,設計16K筆記本(國小課本大小)可使用的布書衣。讓現場來賓縫出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書套,製作獨一無二的書籍、筆記本布書衣,使自己的書籍變身不同的封面。不需要困難的技巧,運用簡單的直線車縫即可,沒有使用過縫紉機的來賓們都能輕鬆體驗縫紉的樂趣。繽紛的圖案布書衣,讓您的書籍、筆記本多一層保護,在閱讀時多一份手作的溫柔觸感,收藏屬於您的珍貴記憶。 |
廣興國小 |
植著-染鄉思 |
藍染是客家先人的智慧,表徵著人與自然的親密連結。台灣自18世紀起重要的產業是種藍草製藍靛,美濃更是木藍藍染重鎮。廣興國小重現18世紀廣興藍染工藝榮光,尋回客家智慧與文化特色,傳承古老的記憶和技藝,返璞學習、創新發揚成為學校重要的教育工作!廣興秉持著傳承藍染技藝的理念,帶領全校師生實際參與播種、育苗、採收、建藍、製靛、縫製以及染出藍染成品的完整歷程。廣興致力將每位孩子培養成小小藝術家,將自己心中意象透由藍染技法實際展現在藍染作品中,使每位學生成為一位做中學、實踐創客精神的廣興學子。藍染不只是文化技藝的傳承,更賦予孩子實踐高層次的創作理念並透由技法展現出來,涵育具創新精神、兼備文化底蘊的廣興之子。 |
三信家商 |
動手做。開啟真學習 |
透過動手做去主動學習,把自己點子做出來,能清楚解釋作品的來龍去脈,不用考試成績定義自己,而是用動手做的專題、模型,來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的人。物聯網:
結合行動應用程式的智慧設備,應用以遠端科技技術做智慧產品的控制,提供不同層次感受與體驗。 |
汕尾國小 |
與汕尾有約~漂流Wood的奇幻旅程~ |
汕尾國小是高雄市最南端的學校,有著海洋特色的校園,因位於高屏溪之出海口處附近,每逢颱風大雨時期海邊及高屏溪河床都有許多的漂流木,漂流木似乎是放錯位置的物品,但是當人們可以善用它並加以創作,賦予新的藝術生命,為錯置的木頭生涯給予不同的價值,加上藉由漂流木的再利用,可以更了解對於環境生態保育的重要,運用在學生的藝術創作上,是非常好的媒材。本校因為有地緣關係,並且與社區環保團體、屏東科技大學木工設計系團隊的合作,發展屬於汕尾國小的漂流木及枝條藝術創作課程及木育課程。本次參展的作品有包含漂流木與枝條創作的創意筆筒,原木書架,創意手機架,漂流木造型以,以及富有文創質感的枝條原木筆記手札,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現場提供現場民眾體驗基礎木工diy課程,數量有限,搶完為止。 |
忠義國小 |
閱讀家鄉軍事地景~野戰山林 |
忠義國小位於大寮區鳳凰山腳下,因鄰近陸軍官校及陸軍步兵學校之故,因而有其台灣大時代下的軍事發展地理位置。本校重整鳳凰山「自然景觀」、「軍事景觀」、「山林場域」的空間資源後,發展了「軍事體驗-野地戰技飆酷課程」,透過探索鳳凰山的時代記憶與文化留痕,及鳳凰山中歷史軸線的軍事景觀,體悟及學習穿梭於鳳凰山林中的山野智慧。此次參展內容包含認識鳳凰山中的練就行軍偵查技能的自然山林資源、具備軍技及探索技能的軍事山林資源、大時代背景下的眷村的歷史山林資源外,以及進行軍事技能操作及實作竹籬笆風情~手作小物。 |
龍山國小 |
Hakka阿嬤的等路菜part3-高麗菜乾的奇幻漂流 |
連續三年的小校翻轉課程,帶領龍山師生與社區,進入不一樣的境界。今年的高麗菜乾奇幻漂流課程,將流向未知且精彩的旅程!旅程中我們帶領大家認識高麗菜、直擊高麗菜生長過程、再體驗高麗菜乾的製造過程。客家阿嬤的醃漬手法,蘊含無限的客家傳統精神:勤儉、內斂、傳承。來一趟龍山,您將可以感受客家精神的體現與創新! |
海青工商 |
仙嚐杯茶 .遊山戲海 -藝術.創客夢 |
讓學生發揮創意,以台灣茶類文化結合神祉使人如沐春風,再以重新設計的山海經角色創作桌遊供人玩賞增廣見聞,以同樣的東方文化來發展,一邊優閒的品嘗茗茶神祉,一邊腦力激盪互相競賽桌遊,有著截然不同的趣味! |
大樹國中 |
Power stone--拋石動 |
本次參展為利用3D列印及雷射雕刻的拋石機,最早出現在歐洲12世紀末中世紀的一種投石機,利用槓桿原理,一端裝有重物,而另一端裝有待發射的石彈,發射前須先將放置彈藥的一端用絞盤、滑輪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時上升,放好石彈後放開或砍斷繩索,讓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彈也順勢拋出。 |
龍興國小 |
大地fun美力 山林show新藝 |
本校位於擁有百年林業歷史的六龜山城,經由「小校教育翻轉在地」行動方案,讓孩子認識在地特色,深耕本土文創。在本方案中,本校融入在地景觀、文化及產業特色,設計「大地學堂」系列課程,引導學生學習與發展,產出創意新作為,以鋪設多元教學展現平台,引導孩子們看見自己,並勇於自我展現,期盼培育在地人才,建立在地認同,打造知識與智慧的創課學習樂園。課程中透過自然地景、人文地景及地景藝術等不同面向,並透過手作體驗的方式,了解在地人文歷史達成知識及智慧的創客精神。 |
明德國小 |
"食"在"蔥"明--創意眷村蔥油餅Maker |
本校位於海軍左營基地所形成的眷村聚落中,學生生活無不與「眷村」息息相關。眷村形成的年代離這一代的孩子已遠,經過數十年的變化,眷村也老舊了、改建了,歷經了不同世代的衝擊,孩子對眷村的情感已不如父執輩的濃烈,但與民生密不可分的「食」卻在本區已然生根。當年撤退來臺的部隊中有許多北方人,落腳在左營的北方麵食文化因而在本區大放異彩,只要提起眷村美食,這兒一定是首屈一指。本展覽希望透過手做美食來重新認識自己生活的世界,在動手做的過程中了解、喜愛眷村文化。 |
鳳山國中 |
鳳山 MAKER!!! |
展示本校生活科技老師課程作品,讓民眾了解目前國中端生活科技課程的內容及理念。同時陳列投石車、彈珠檯、arduino小車等與參展民眾互動。 |
中山國中
(高雄市自造教育示範中心) |
LIFE M@KER 玩科技 |
一、雷切摩天輪-以雷射切割木材的方式製作摩天輪零件,一一手作拼裝成形。
二、飛天系列四軸飛機-手動組裝四軸飛機,體驗遙控飛機飛行的樂趣。
三、自動操控Obot車-與3D造型設計結合,創作屬於自己的移動載具。
四、摺紙迴力鏢- A4紙即可完成的簡易迴力鏢,藉由不斷練習達成飛回手中的樂趣。 |
瑞祥高中 |
海洋創客 |
海洋創客展,瑞祥高中Kaykak獨木舟,自造Arduino三軸CNC,自造APM四軸飛行器,腳踏車發電機系統,自產蝶豆花飲調,氣球摩天輪 |
大榮高中 |
農業變身---IOT與農業的結合 |
隨科技進步,在生產當中將不可控制外在風險因素降低,投入與產出可以簡單估算。對於穩定農產品的物價與提供穩定來源,對於生產農民不啻是一種助力。也可以因這樣式,提供穩定收入來源。甚至,因為科技化的導入,可將農業生產由農村移轉都市,對於都市的熱島效應,碳排放與降溫等工作,都有很大的助益。1.低限度農業種植模式:在都市有限的環境當中,採用植物最低限度生長的土壤,保護植物成長根部與水分的儲藏,進一步架構出量產的都市農業生產模式,降低運輸中耗損大量的能源與碳排量。
2.澆灌式養分供給法:針對植物生長均需相關的養分,直接給予生產需求要件,用有機無毒的肥料,培育健康可口的有機蔬果。3.IOT農業培養設備:利用科技化相關設備,紀錄監控植物生長環境條件,並採取大數據分析模式,讓種植可以最有效率且最經濟模式的種植生長。 |
內門國小 |
羅漢門 采風藝趣-宋江 Who! Ha! |
藝術文化翻轉宋江:內門國小將在地文化宋江陣結合生活文創商品,帶領孩子們一起將宋江兵器變身,小朋友們天馬行空的想法與創意讓兵器們、不只是兵器,更是生活中實用的物品。除了兵器,孩子們更運用了宋江陣中的人物、臉譜等創造出專屬於內門特色的帆布袋、花器、裝飾畫作,延申文史知識為藝術創作,並設計在地形象。 |
中華藝校 |
玩「藝‧數」 |
中華藝校為全國唯一最完整高中職專業藝術學校,包含美術科、多媒體動畫科、時尚工藝科、影劇科表演藝術、影劇科大眾傳播、音樂科、舞蹈科以及藝術雙語小學部。本校承辦及協辦多項國內外重要藝術展演活動,師資專業優、學生參與競賽成績優異、校友表現傑出,為教育部認證優質學校、連續8年獲優質化、均質化績優典範學校,並榮獲教育部第一屆藝術教育貢獻獎、教育部指定藝術群新課綱前導學校。此次展出主題:玩「藝‧數」,呈現以下內容:
●創意不離手.藝術帶著走
採用數學密鋪原理,結合二方連續、四方連續,進行與生活相關聯的應用,並實踐創意不離手.藝術帶著走的學校核心價值。
●設備運用.創意多元
運用各式設備,如雷射切割機、繪圖切割機...等設備,進行密鋪原理的多元創作。
●生活產出.雲端共享
以密鋪原理進行生活化創作,如生活服裝、燈具、花磚設計、馬賽克、生活益智小遊戲(小創客)...等,並結合數位平台推展,延續創客的精神與價值。 |
木柵國小
(靜態) |
蝶舞「木柵」,編織幸福 |
本校位於高雄內門區,小校課程在懷抱著追本溯源、文化學習、環境保育、永續經營等夢想的奠基下,結合內門在地農物產-龍眼,以及過去重要經濟技藝-竹編,發展出「蝶谷巴特」及「竹編」課程。蝶谷巴特課程中,以在地「龍眼木」為基底素材,讓學生發揮創意,拼貼製作出具美觀、實用,又兼具環保的蝶谷巴特作品。而竹編在過去是內門人非常重要的經濟來源,以「刺竹」為材,但隨著時代演變,刺竹取得不易,現在則改以「打包帶」替代,課程中學生學習不同的編織技法,產出的作品有提袋、提籃、筆筒、面紙盒及裝飾花。 |
木柵國小
(動態) |
西拉雅兒童合唱團 |
因為本校學生八成以上都是西拉雅平埔族遺族,所以在101學年度成立西拉雅兒童合唱團, 102學年度以來參加高雄市全國音樂比賽初賽屢獲佳績, 並且受邀各機關團體表演, 例如三商美邦人壽, 扶輪社, 也參與教育局所舉辦的活動表演, 如 世界母語日表演, 藝術兒童月表演, 學學文創感動猴美術館開幕表演,頗受好評,今年這些合唱團的學生更組成的直笛隊, 期待有更好的表現。 |
吉東國小 |
登真!Our Maker Life~~~ |
美濃區有豐富的農產品、鄉村景色是高雄具有獨特的客家小鎮,吉東國小自造教育結合學校食農教育及客家人文風情,發展本校自造教育特色,包含下列項目: 1.藍染課程、客家拼布:木蘭是美濃當地藍染的主要材料,讓學生能經由藍染課程,了解傳統藝術,也能知道傳統的客家藍衫製作方式。2.食農教育:每學期進行農事體驗,讓學生經由實際的農田體驗,了解農夫的辛苦及培養學生珍惜食物的態度。3.創客教育:結合高師大自造基地,發展學校自造教育,並配合其他領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路竹高中 |
半路●竹夢 |
路竹於資料記載舊稱半路竹,本次參展主題「半路●竹夢」,係將「半路竹」及「逐(築)夢」兩語詞,解構後再結構,以半路為斷句,接續「竹夢」,並特以「竹」代「築」或「逐」,一方面以音借字,一方面用以代表路竹高中在創意教學上,鼓勵學生勇於嘗試創意發想、築夢進而逐夢。結構回「半路竹」,隱喻夢想發自於路竹高中。其一寓意「行百里者半九十」,鼓勵學生必須持之以恆,努力不輟,以免毀於成功之前夕。其二表示路竹高中的創意發想課程,方始啟動上路,距離目標才走一半路程。本次路竹高中參展以美術、生活科技、自然領域師生課堂作業,不加修飾,原始呈現,分享路竹高中在創意上的教學成果。 |
灣內國小 |
木藝●創客夢 |
灣內國小鄰近鳳仁路『仁武傢俱街』,為全台著名的傢俱販售場域,木藝作品隨處可見,為了與家鄉產業有更進一步的連結,課程規劃常融入社區所辦理的活動,發展「木藝工作坊」,可以妥善活用社區資源,以學習成果和社區民眾產生更緊密的連結。學生經由木工藝術創作學習活動,接觸了社區的傢俱產業發展與現況,也在踏查的過程中,更了解木作傢俱是在仁武地區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過對家鄉產業和生活的理解過程,不但可以提升木藝美學的創意表現,更可以增進對家鄉土地的認同情感。 |
三埤國小 |
「埤」「課」「思」的桃花源 |
「鎖住溫暖鎖住愛」、「三埤體驗農場」、「路竹愛玩客」結合不同領域的創作,學生藉由實作體驗覺察在地的特色文化與情感,進行藝術創作以創新在地的智慧,並結合科技工具,讓三埤在地文化、半路竹的農業「雞蛋」、「虱目魚」與「螺絲」產業,透過閱讀、文創藝術與科技等跨域學習。學生自己動手設計螺絲陀螺、繪製產業、製作小書、拍攝微電影、觀察虱目魚缸、雷切杯墊、書籤、明信片DIY,學生從設計、修正、觀察再歸納出原理,「由下而上」學習,變成人人都是可捲起袖子動手做的「小小製造者」。 |
崇德國小 |
惡地“竹“夢 |
展現惡地特色,利用在地產物建立環境永續觀念。 |
前金國中 |
便利生活創意 |
在家裡空間總是不夠,一張桌子除了吃飯外,你其實還可以做其他休閒用途,今天我們把桌子變成桌球桌、飛碟球桌。你也可以去改造成你要的親子活動方式。另外,做家事時擰拖把總是太累,好神拖毛太少不好拖,現在我們可以用傳統拖把,配合輕便擰水設計,夏天不用怕手又濕用髒,冬天不用怕手又冷又濕,只要一個按扭就可以輕鬆拖地。最後是預防腸病毒設計,有鑑於腸病毒橫行幼稚園及小學間,為減少在洗手時交互感染,我們設計了一個預防腸病毒及省水的水龍頭,來改善小朋友們的衛生環境。 |
景義國小 |
沿著溝坪溪 e啟旅行趣 |
透過學校現有的3D列印機及雷雕機,學生觀察永富社區豐富的自然生態,經由巧手創意,製造出特有的窗花燈,窗樹燈,希望藉此使學生能具備核心素養能力,進而聚焦在地學習,關注在地文化,且善用地方資源,使學生拓展新視野,學習回饋,期望藉由學校與社區結合力量,使在地文化得以永續發展。 |
新威國小 |
漾客•尋伯威 |
走進桃花心木的綠蔭,尋覓紫色蝴蝶的懷抱,眺望藍天下綿亙山嶺與悠悠長河,廟埕拜廟聆聽黃仙人廟的傳說,穿梭巷弄小徑問伯公仙居何處,按圖索驥遊走新民庄。
新威國小位於中央山脈尾端,座落在有「荖濃溪畔最北邊的一顆珍珠」美稱的客家聚落—新民庄,本校是一個融合景觀生態、休閒觀光及人文歷史資產豐富的客家學校,承載許多在地特色故事和濃厚的客家本土情懷,歡迎走進新威,感受千變萬化的精采生命力及在地獨特客家文化的體驗。 |
甲仙國小 |
甲仙梅芋竹樂園 |
甲仙地區雖處特偏地區,但區內社區發展協會及社團活絡,因此易透過教育的方式將學校構築的知識課程與社區聚落文化鏈結,協助社區培育派上用場的知識Maker,進而延續甚至復甦在地人文的獨特性。本校在此行動方案中融入社區營造的概念,第一、第二年方案以田野調查與體驗引導孩子深入了解在地生活文化,第三年將培訓孩子的資訊能力讓世界看見甲仙,讓甲仙與風災後第5年重新訂名的聯外道路『台29線』一同通往寬闊的世界。 |
阿蓮國小 |
阿蓮創客學園 |
以自造者阿蓮行星基地發想,呈現各類maker成果(3D列印、雷射雕刻、創意作品) |
壽山國小 |
探索山林 藝攀壽山 |
以生態、藝術、探索為主題,呈現獼猴觀察研究報告、紙影戲體驗、攀樹課程裝備,生態藝術作品展示,包括裝置藝術或者手做工藝。 |
龍肚國小 |
客家里山塾‧龍肚找幸福 |
龍肚的生活場域裡,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風采與地域物產,青山綠樹、稻米瓜果,除了供給生活所需,搖身一變也成為『俯拾皆是』的藝術創作元素,循著庶民的生活美學,營造獨有的客家里山幸福感! |
文山國小 |
迷宮任你闖 |
迷宮由參展學生運用scratch軟體設計而成,結合arduino輸出聲光效果。迷宮遊戲由闖關者使用電腦鍵盤進行闖關,參展學生同時為遊戲關卡關主,在闖關者闖關的同時,使用鍵盤控制魔王阻擋闖關者闖關。若闖關者闖關成功,arduino結合的蜂鳴器及LED矩陣會發出歡呼聲及出現勝利的圖案,反之若闖關失敗,則發出加油聲及失敗的圖案。遊戲能讓參展學生和闖關者彼此互動,趣味十足,歡迎來闖關。 |
小坪國小 |
鳳和日荔小坪果 |
俗話說得好:「若喝大樹水,無肥亦會媠。」大樹區自古以水質特佳著稱,因為水好土質特殊,種出來的鳳梨、荔枝風味卓著,有「大樹三寶」、「水果之鄉」美稱。
小坪地區尤佔地利之便,日治時期即設有自來水廠及鳳梨育苗所,是大樹地區種植鳳梨的開端。因此,我們融合在地鳳梨產業、大樹傳統荔枝染工藝等設計豐富而多元的體驗課程,發展社區遊學踏查路線,藉由學習活動鏈結孩子們的家鄉情感與土地認同。 |
立志中學 |
行車安全創未來 |
下坡減速安全駕駛:
1.本作品是自行車下坡時自動產生減速效果,煞車會產生煞、放、煞、放的點煞作用,相同於ABS防鎖死煞車原理,來降低自行車的意外事故發生率,確保自行車下坡行駛安全。
2.控制系統要有兩個條件才會產生減速作用,a.車輛必須是在斜坡地面、b.下坡時車速必須超過20公里,兩個條件同時成立後,控制系統將會產生作用。
科技安全帽:
騎乘機車配帶安全帽是為了保護騎乘者頭部的安全,鑒於國人戴安全帽時不確實扣妥帽扣或喜歡在騎乘機車的同時低頭玩手機導致意外事故的新聞不斷的發生,甚至騎車蛇行危險駕駛行為導致意外喪生的可怕壞習慣,本研究團隊旨在設計出一款能杜絕因未帶安全帽或配帶不正確而發生憾事,真正發揮安全帽保護頭部的功能;此外又成功整合了防「低頭族」、防「蛇行」及提昇夜間識別度的警示燈系等功能且善用帽頂上的面積增加太陽能板發電系統解決電力問題,大幅提高了安全帽的附加功能,落實保護騎乘者行的安全─科技安全帽,家人無煩惱。 |